To-do List 上有一条「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,对比组织架构」,于是先搜索了下新闻,看到一条新闻「银联动刀内部架构:新设7大事业部2大专项团队」,文中写到:

银联新架构里不再设银行服务部、市场拓展部、产品部三大部门,调整之后人员架构全部打散,重新编排至新设立的机构合作部、商业服务事业部、金融与民生事业部、银联钱包事业部、银联科技事业部、大数据部、企划部七大部门;云闪付专项工作团队、无卡业务专项工作团队两大专项工作组。

这时我脑中闪过的,竟是编程范式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向,即 “面向过程 - 面向对象”:从面向如何快速完成单一流程,变为整合了一套方法、属性、资料的封闭体系,前者用更少的计算机资源做更多的计算工作,后者灵活性高,能快速满足更多特殊需求。目前主流的编程语言,都兼容了这两种编程思想。

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,是不同时代的产物,是在计算能力不断提升时,对“计算资源”的合理化配置。相应地,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,则是经济学想解决的根本问题。

企业也是同理,优化配置企业资源、协同社会资源,才能使效率最大化、利润最大化。这其中,就包含对组织架构的优化、调整。

架构,可以说是对企业内部空间格局的设计。

在传统企业,最高职位一般为董事,下有总经理,并由总经理管理下属的技术、财务、客服、人力、市场、销售等部门;而新型企业(互联网企业为代表)仅有产品、运营、技术即可快速启动。这对于传统行业是很大的冲击,传统的架构正被打散,整合进不同的事业群中,为事业群的目标服务。

试具两例:美团点评的架构为“三驾马车”:点评平台及综合事业群、美团平台及酒旅事业群、餐饮平台;百度的业务线:搜索、技术体系和新型业务群组、金融业务、无人驾驶事业部、人工智能技术团队。

事业群、业务线之间,都相对独立,有不同的分工、定位。企业分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:

  1. 用户与企业:即需求端,收集并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;
  2. 企业与企业、核心企业与产业企业:即供应链间的协同;
  3. 企业与服务商:企业与为其提供配套的服务平台,提升业务效率、业务安全性、信息化、风险控制、企业理财、融资服务等。

今年正火热的 B2B 业务,我认为就是 2、3 两种分工的不断深化,核心是业务能力提升,产业配套,如云服务、金融服务、物流服务等,这些都将成为大型企业的业务标配。

当然,一成不变的组织架构绝不存在,必须与社会分工联动,从内而外地,以效率最大化、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,企业才能永续地发展下去。


CHANGELOG

  • 20170502 Arlmy 创建&成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