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dcast

一直跃跃欲试,但没想好切入的角度,把一些思路罗列罗列。这两年听了一些播客,比较喜欢的要素有:

  1. 对话、访谈或谈话的形式
  2. 不要有太高的信息密度,而是娓娓道来或掰开揉碎
  3. 不做明显剪辑,不设前情提要,或不剪辑地展现,没有被加快的或被安排的节奏和情节
  4. 非灌输性,不预设观点,并非保持中立,但应导向“理解”而非“偏见”
  5. 若是采访,主持人应保持少发言,仅引导

播客的内容还在思考,经过武汉一疫,对“口述史”非常感兴趣。对它的想象,近似赫尔佐格拍摄的类纪录片,尽管是重现,也尽力还原真实,且事无巨细,同时纳入拍摄过程中的其他启发,成为二次创作的“作品”。

对于内容的想法,也是在宅家期间想到的。做成事一般需要广度,与之匹配的信息、知识与技术则需要深度,这是两个不同的群体,历史和演化的滚滚车轮碾压而过,不同时代的主角注定是不同的人群。太多的新与旧,甚至还未被大众认知,就已面临淘汰与遗忘。即便某种思潮未能成为未来的主流,它也一样值得被记录,而构成下一个时代的“BASIC”,也需要被充分理解和普及(在未被语言“定义”之前),这种“BASIC”或称未来的通识,需要不断更新和整理。

未来的基本想法是以代际为载体的,相同代际之内需要达成共识,不同代际之间需要理解进而整合,这种“沟通”通过对话的方式更容易展现出来,倒是有点像 56UP 纪录片,忠实记录时代变迁,访谈一些上年纪的人记录他们的经历,同时也是后人的前哨。甚至不同人群对同一段经历的陈述,比如武汉疫情,比如一个人的成长史,也一样珍贵。

预想的难点:比较有代表性的嘉宾选择、内容策划及预先了解的工作量大(了解过程可以做成一期,正式节目是另一期,不同代际的辩论也值得做)、是否需要伙伴一起以及主持的定位、不同信息间的关系和逻辑结构。

系列文章

撰稿并投稿,争取刊登机会。积累形成文集。

  1. BBBP:对十年北京生活的告别
  2. 成都新生:稳定根基与扎根,国内移民多年后的驻足,心态变化,文化意识与寻求认同
  3. 小说或随笔
  4. 读后及观后
  5. 室内装修

职业化

另一条养活自己的通路,保证一项或多项收入渠道。

  1. 咖啡师
    • 咖啡师资格认证:助理咖啡师(职业等级三级)、咖啡师(职业等级二级)和高级咖啡师(职业等级一级)
    • SCA 咖啡认证
  2. 啤酒相关
    • 啤酒品酒师资格证 BJCP
    • 酿酒师 Cicerone
  3. 木工相关
    • 手工木工职业资格:初级(国家职业资格五级)、中级(国家职业资格四级)、高级(国家职业资格三级)、技师(国家职业资格二级)、高级技师(国家职业资格一级)
    • 精细木工职业资格:初级(国家职业资格五级)、中级(国家职业资格四级)、高级(国家职业资格三级)、技师(国家职业资格二级)、高级技师(国家职业资格一级)
  4. 服务相关
    • 餐厅服务员职业资格考试:初级(五级)、中级(四级)、高级(三级)、技师(二级)、高级技师(一级)
    • 理发师(造型相关)

身体锻炼

  1. 身体锻炼(以一次可以不间断做30个俯卧撑为基础吧)
  2. 囚徒健身学习,基本动作完善

领域学习

  1. 自我探究:自我目的、路径搭建、技能、及达成标准(参考 OKR 方法,切忌空谈)
  2. 复杂科学
  3. 媒体素养、媒体道德
  4. 主题:原住民、生灵、整体性、谱系学,其实是对生命哲学、自然循环的再理解

CHANGLOG

  • 200222 Arlmy 创建、发布
  • 200222 Arlmy 增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