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0905

早起出差宜宾,跟同事驾车前往,中午到,傍晚回,路上6个小时,谈事不到3小时。

地铁上看到有人在看高铁票,站名叫“南部”。搜了下在四川盆地北部、嘉陵江中游,南充下辖的县。路上还遇到两个地名:观音、白花,在路牌上显示很突出,像是可以通往圣境。

最近觉得身体是有自己的节奏的,主要是因为傍晚补觉,醒后总是恢复不过来,要比脑子的苏醒慢至少半个小时,似乎身体的快、慢切换,就是无法同大脑一样快速。年轻时不觉得,因为这个间隔时间可能很短,或者不需要重新加载太多东西(莫非这就是清澈而愚蠢的来源)。

年龄渐长,愈发感觉大部分的时间其实应该用在缓冲、放空、梳理上,也愈发需要把控制权交给潜意识,首位重要的事情,是放松和闲散,若每日都在马不停蹄,那便给大脑以毫无章法、极度混乱的感觉,只会把思考空间进一步压缩,直至行为瘫痪。

压力源是现代人最大的死敌。

去程时穿越了龙泉山隧道(天府机场高速),真是好长的隧道……路上还遇到“E”字的路牌,没见过,返程的时候就没有了,说明是有特殊作用的,查了下好像是测试能见度的牌子,应该是用于摄像头监测的。

返程的时候有些路段水汽相当充沛,有些路段有雨,有些路段放晴,其实很有诗意,但在高速路上就没有感觉了。

需要慢行、散步,才有可能出现诗意。

高速公路更像一种结界,像是什么空间之门、星际之门的简化版,外面雨不大,车道上的却是一副暴雨的模样,更像一种特殊的结界了,让人失去感知,只有颅内高潮。经常开车的人,跟经常散步的人,或许已是两种生物了。

学会骑自行车后,感觉世界就变了模样,开车自然也一样。忽然想到当年在山野中打仗的部队(其实是想到亮剑解说里提到,老李的那句打娘胎里就会看地图),他们对山峦河流的理解,也一定完全不同。

人与人之前,依照经验的不同,形成了很多的分层、分区。沟通上会出现“生殖隔离”,出现鸡同鸭讲的感觉。

下午两点在宜宾的三江之眼吹风,山顶的平台,雾气很重,但风很舒服惬意,用望远镜看了好久,街上的人来来往往,镜头里的视角,像是在假装上帝审阅人间。

回来路上看到几块裸露的土层,可能是连续降雨有植物根系松动滑落了,否则就是满满的绿色,这才看到了下面的红土,来成都这么久,都没怎么看到四川地区肥沃的红土,而且成都市内没有周围地区那么多的红土。

看土层从红土到黄土,再到红土;看小雨到大雨,到天晴,又到小雨。

9月一到,Blaugust的订阅列表立刻就不见人更新了……所以写作也真的是一种反人性吗?

玩了几天发条总动员,一进这游戏就忙得不可开交,这就是免费游戏的“魅力”?一直忙,领取各种活动奖励和任务奖励,就像在工作一样。不应该是休闲游戏吗?什么是休闲游戏啊?贪吃蛇、俄罗斯方块反而没有这么忙,甚至没有积分系统,只有一关,完全没有被困住的感觉。

地铁上看到别人玩游戏,也都往往是一副很忙的样子,还不如打麻将,反而有种休闲感。很久没玩过手机游戏了,也算又体验了一次,感觉再玩两天就会卸载拜拜了。

昨天群里聊到海上钢琴师,很有趣的是参与讨论的几位都看出了不同的意味,有人说他迎接盛大死亡的坦然和浪漫,绚烂;有人说片中的悲伤更多是在于对于一个完美受害者的怜悯;今天Fannie说他永远地选择了他的纯粹。

真的有意思,很密集的对比下,看到了好几个不同的理解。我则是因为看了一场理想的消亡,而从心里生出莫名的悲伤,当年看的时候只是觉得悲伤,现在想来确实是一种哀叹,但他也让我看到了理想和自我的力量,所以会一直记在心底。他没迷失,他选择了内心的丰盈,在看似有限的限定里,他拥有了无限。

到了家附近买了烤鱼带回家吃,然后发现没做饭,做完饭鱼又有点凉了,不是最佳味道了,但,仍是非常好吃,用的是黔鱼,也是没到过。

饼叔新的一期很有趣,拍了韩国外卖员,送外卖很像在玩游戏,这么看现在“游戏化”的APP真的多,拼多多其实也是,甚至会对很多行为,给与奖励和返现,反而很像web3的激励机制了,或许这就会是未来的一块拼图。

波哥更新继续讲牙买加,最近她的口头禅是“音乐风格就是狗屁”,非常认同。


CHANGELOG

  • 20250917 Arlmy 创建、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