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0918

早上风声巨大,窗子全都关上了,好在后面也没有下雨,直听到外面一直刮着很大的风,有阵子没这么大风了,来成都之后也就遇到两三次的样子,吹得老窗子直晃当,总有快要吹掉了的担心。

五点半就醒了,外面的天空很通透,还好奇昨晚这么大的风,西边的山会不会露出来,没阳光时好像也看不太清。

呆爷来到床上睡了,直接横着躺,我醒的时候自己身子都斜过来了,避开了呆爷的动线。呆爷真的暖、软,发面的,像吐司的手感,哈哈哈发面呆,发呆,把呆爷发起来,养育呆爷的过程,就是发呆哈哈。

今天新开了两条地铁,刷到说有几个客流量大的换乘站,修得非常好看、气派。

十点,警报响起,每次三分钟,总计三次,为什么感觉在北京都没有这么大的阵仗?只有在东北时,九一八有同样的待遇,这是应该有的记忆。

又一堆杂事,用了两小时办完。收拾下卫生,等会儿去接爸妈。

回想起AI刚开始被一些人用起来、捧起来的时候,自己还一脸厌恶地抗拒,还跟人对骂,批评那些技术主义和鼓吹的人,现在却不知不觉变成了曾经讨厌和批判的人,很多杂事都要依赖AI帮忙,因为实在是bullshit job,多花一分钟都觉得在浪费生命,然后,不知不觉地就站在了AI这边,希望它能再快点把中间的所有繁琐步骤也接走,而不再需要我来做任何浪费时间的事情。我无法推测其他人如何使用,但我是慢慢开始习惯这样的使用方式了。

于是,AI的这种替代(就是我第一时间在批判的事情,替代了探索、思考、行动,我很厌恶技术的入侵,让“人”的内涵越来越苍白和空洞),变成了切实的必然,如果再不整理知识库,建立工作流,就会浪费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和学习,把时间浪费在新增的流程里。

而现在,这个问题已经变成了现实: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呢?价值如何显现呢?人的价值在哪里?

只有个体自己的探索,才能回答这个问题,才能让bullshit变得不bullshit。

比如我交出的文件中,似乎只剩下日记,每一篇的每一个字都是亲手敲出来的。

去机场接爸妈,路上要一个半小时,换了18号线,发现每个整点还有直达车的,这不错诶!不过这次没赶上,于是就一直有人上车下车,车厢里也不安静。不过还是很快昏睡了,因为音噪很大,听着听着就困了。

睡了一觉醒来,成都东部新区欢迎您!哈哈哈,好像简阳这片就是东部新区。从家里到天府机场,地铁才9.9,太棒了。

安检小包不用过,过了安检才发现,下次就知道了23333。

没等很久,爸妈就出来啦!妈妈抱了我,说“哎呀,好久没见了啊,不想我啊?”老爸也抱了,也说,好久没见呐。出站到等车,一直在说话,拍了合影给家人群发过去。老爸说我也不染头了,让你看我真实的状态,这样很好啊,只是每年相见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,还不如经常过来跟我生活一段时间。老爸汇报说,很满意自己今年减肥到了70公斤,我嘴上说着高兴,但瘦下来确实有点显老了,但这样确实是更健康的。

他俩带了好多东西,有很多吃的,之前我说到想吃酸菜和羊肉来着。只好打车回家了,等车等了一会儿,一直有空车回城的出租车来拉客。

爸妈路上一直在念叨亲戚们,还跟我同步几位同学的情况。从到大舅二舅,到大姑,到钢哥,到小学同学,到初中同学,盘点了不少。

感叹,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直接在省内择业,实在难以抵抗宏观的风险,机会也少了很多。但像我这样离开老家发展的会知道,这样其实会导致信息缺失。没有足够的信息,没有亲历和经验,没看到新的世界之前,会觉得世界就是如此,但事实是世界真的多样得很。人挪活的意思,其实也包含:不行动就会死(活着跟死区别不大)。

发现家人群现在有三个时区,美国,英国,中国,舅妈回话,英国还是上午。

快到家先点了外卖,送到了才发现犯了傻,只买了两份豆汤饭哈哈哈,没点我俩吃的……于是又另点了别的吃,爸妈各自把两份都炫光了,说还挺好吃味道不错,是不是我买的时候计划一家吃一份来着……

今年给爸爸买了新款一加,加上前年给妈妈买的也是一加,于是一家都是一加嘞哈哈。

爸妈到家就开始收拾东西,带的好多吃的,冰箱瞬间塞满了。然后就进屋休息,我之前买了软一些的床垫。今天天气凉快,甚至有些凉了,我睡前还打了好几个喷嚏,老爸进屋休息一直在听股评,倒是没怎么刷手机,只是听,但功放似乎有点打破家里平日的清静了,热闹了不少。


CHANGELOG

  • 20251030 Arlmy 创建、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