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0715

应该都知道我的日记录有时差吧?刚好六天……之前只有3天的时差,但最近两个周日整天的TRIZ课程学习,实在是没空整理了。不过多隔了几天之后再回溯一下,感觉也蛮好的。

跳开当日的记录,隔上三五天,再看当时的文字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,而思绪又没有飘得太远,甚至有了更多的发酵,返回来又有新的想法可以整合进去,再多隔上几天是不是又会有不同呢?

呆爷一早就来粘人,要饭,天气稍有凉快,他就能吃得多一些,也更有活力(比如来床上叫人),他对热还是蛮敏感的。现在要有人坐在旁边陪着,才能正常进食,Lili每天五点多要起来给他放一些饭,陪他玩一下,然后他才吃饭。早上我起床后陪着还会再吃一点,今天食欲好,看他把剩饭炫光了。

早上还收到了AO3的邀请注册邮件。

今天出门早些,原来八点四十才是地铁上最拥挤的时候,看来多数人都是九点半上班,这个时间的一号线也是最快的。

Folo有安卓版APP了,下载安装。

然后就在Folo看simon willison讲django的新博客文章,原来这么好玩啊,一套框架居然能玩出这么多花样,要不要重构一下自己的博客呢,还是先做做别的实验吧。他曾用django在报业公司做了很多数据可视化的项目,这太棒了!老实说,现在真的很少能看到眼前一亮的网站,都是千篇一律的前端框架套壳,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网站,不会这样设计功能。

牛马工程师起码占了95%吧,怪不得要下岗。

ColorOS似乎一夜之间就给了我好几个新的使用习惯,用语音唤起搜索,用语音打开APP搜索,三指上滑记录至记忆库,最后这个实在是好,会降低我截图、点赞、收藏的次数,相当于手机上有系统级的Instapaper。开始考虑一加平板了。

感觉穿亚瑟士户外鞋的蛮多的,经常看到,是因为很多人周末去徒步嘛?

交流项目的时候,再一次感受到了工作流设计的重要性,有这种“创造力”才能用好AI。

要懂需求,有方向,然后才是解决问题,解决各种问题后,就可以不断迭代流程(跟TRIZ连上了),若是很多人都有的需求,那就把流程分享出去,再解决更多的问题。而其中最重要的,永远是最初的需求。总是说AI没有感受没有情感,最重要的难道不是AI没有权利定义需求吗?

AI没有心,不知善,不懂美。

人也不一定有。

做技术服务商,做联合开发方,这种专注于“单一模块”的定位非常棒。似乎也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一种形式啊。这个定位的好处是可以与很多外部公司同时合作,互不侵犯,双方的工作是耦合的,不是相互竞争的,而且合作的目的非常明确,若有了突破性的成果,可以共同出资设立一家新公司,把权责和利益划分清楚,共同分享后续的收益。

今天也坐公交回家,空调车就是凉快啊,这次发现成温立交竟然有三层,最上面的一层是双向三叉的公交车专用道,附近的视野制高点,好帅气啊!

路上听蒋方舟讲到作家与监狱。若把作家囚禁一段时间,就一定看到生活不一样的面貌,因自我逃无可逃。她竟然很想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监狱住一次。

路上买了鸡蛋、青菜,还有李子,真是爱上吃李子了,这次李子是在菜摊买到的,酸甜口,摊主姐姐有品位!不过还是最想念第一次吃到五月脆,惦念酸得我一激灵,然后给我一点甜的那次味觉体验!不喜欢只有甜味的李子。

回家还发了份文件走,已经跟顺丰小哥很熟悉了,我特别喜欢学他的口音,不知道是四川哪里的。他一直都穿着顺丰配色的一款网格背心,看起来不会很热。上楼前都会先打电话问我在不在家,乐呵呵地跟我说“我拿走了噻,费用等下推给你喔!”

原来12-15日都有漫展啊,怪不得早高峰上还看到了两位coser,顺便搜了下每年成都的大型展会,不是很多,似乎最大的就是每年开春的糖酒会。下个月还有一个世运会,怎么感觉完全没有造势啊。

罗勒种子到了,开始研究种植!

让让的红楼梦解说完结了,不带隐喻不带红学的解说真的很容易看进去,很单纯地还原了故事和人物,一个家族的兴衰时间线。再多的解读,也要基于故事,基于文本的挖掘。但若从作者的角度看呢?看到的是作者多年的思考,修改、重构、再造,红楼梦足够复杂,沉重而非轻盈,轮回和层叠,百年孤独的七代人,红楼梦只一代就写过了。

时代的挽歌,总是重现、复现。很多记忆无从拾起,很多繁华无从再见。

最后引了原片里的《好了歌注》,最后几句:(叹!)

“因嫌纱帽小,致使锁枷扛,昨怜破袄寒,今嫌紫蟒长。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,反认他乡是故乡。甚荒唐,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!”

马桶跑水,研究了半天,拆了两个组件下来,全部是塑料的,结构精巧。不懂原理,照着网上看到的方法清洗一通,便修好了,不晓得这个系统优化了多久才成了现在的样子。

好像最近公众号的配图都是绿色的23333,感觉长此下去我喜欢的颜色会变欸!


CHANGELOG

  • 20250721 Arlmy 创建、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