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0809

早上出门买菜,有点饿了,顺路吃了碗牛肉面,跟前两天吃的哒哒面的牛肉面红汤一模一样欸!不同的是加了些笋,不是五花肉。应该是一种固定的味型搭配?辣味的红油更浓郁一些,因为只是一两面,在小小的碗里就显得滋味很足。一两面就是给馋嘴的人准备的哈哈。下面也是很鲜很浓的汤底,吹开红油喝了几口。

家里的葡萄、黄桃、梨,都吃完了,冰箱基本空了,今天遇到什么就都买买。

买菜时感到有雨滴落下来,出门时看预告说早上9点下雨,真的这么准时来?

盘点下,买了空心菜、上海青、胡萝卜、生菜、泡菜豇豆(终于要做烂肉豇豆了)、红糖和玉米的冻耙、龙泉巨峰葡萄、红苕、紫薯、冬瓜。泡菜豇豆的价格有点高,快赶上肉馅了……泡菜坛子需要提上日程。

在散摊区买冻耙的时候就忽然下大了,在在葡萄摊躲会儿雨,摊主两口子刚刚支起的大伞。还有人在雨中走着,孃孃们的头上都长出了塑料袋来hhh。

稍小了一点就走进雨里,还好穿的衣服也不怕淋。一边走一边感叹,是一场专门给我下的雨。

走走停停,看看雨、看看花,不过还是没有叔叔阿姨们惬意,直接坐进路边躲雨的地方,径直开始赏雨,买了吃的或水果的就索性吃起来,没有就看看手机、看看天。

忘了买鸡蛋,就进了路过的小市场买。还买了生菜和辣椒,辣椒闻着都很香,摊主说不辣的,就是香,因为想吃辣椒炒肉了。走进来才发现这个市场是很大的,一座大楼的整个一层都是菜市场的制式,能看出来有些位置以前是肉摊和卖水产的,现在都是空的了,没落了啊,一直都以为只有门口的几个摊位。是因为附近的住户变少了吗?

这会儿基本就不下雨了,但也没有风,还是很闷,身上一直在冒汗。快到家,路旁看到一位大爷电动轮椅出行,红色的雨衣把整个轮椅都盖上了,哈哈哈,大爷面无表情地驶过,整个画面太幽默了!

最近蚊子好像消失了,很多人说是因为高温持续太久,也不下雨,都被热死了。

用闪购的优惠券买了陈多多豆腐奶茶,蛮好喝的!不过这个“豆腐”有点太像果冻,加料很多,最后挖着吃光。

中午休息下睡过了头,买的小台子快运送来,联系不到我,放到了保安室,只好自己下楼取,有点微风,会明显凉快一些。

继续研习精制油,“脱色和脱臭(高温)工序也会去除掉绝大部分宝贵的天然抗氧化剂,如维生素E和多酚。为了弥补这一点,生产商通常会在精炼油中额外添加合成抗氧化剂(如TBHQ、BHT),以确保其在保质期内的稳定性。” 然而维生素E和多酚化合物并不会在配料和营养成分中标出。

大致整理了笔记:看产品标签,只要标注了“质量等级”(一般是一级或二级),100%是精炼油,没有标注的,大概率不是精制油,不确定的可以再搜一下生产标准的编码;产品名称里有“低温初榨”或“冷榨”的,大概率不是精炼油;只写了“压榨”的,也要核对产品标签上的“质量等级”;配料中出现“特丁基对苯二酚(TBHQ)”等抗氧化剂的,也100%是精炼油;非精炼油颜色相对深、气味浓郁、还可能有少量沉淀;非精炼油一般烟点低,多数用于凉拌、低温烹饪(芝麻油、麻油很多都是非精炼);非精炼油保质期一般写12-18个月,精炼的2年。

小麦没磨粉时,VB、VE和各种矿物质都一应俱全,面粉厂磨了之后大部分就都没有了,只剩下少量蛋白和碳水,古人吃面自然有原因,营养也真的足,现在要画个问号了。大米的VB和矿物质也去掉了很多。VB和VE缺乏是现在相当常见的。其他矿物质,也很多人在通过吃补剂的形式摄入,镁、钙、钾等。本来吃正常的面粉都能获得的营养……

也能理解这些基本原材料产业,都是高波动的产业,都是商品期货定价,风险高,只能尽量稳定供货以减小风险波动,单一、同质、品质稳定的产品才能经久不衰。是承担着各种各样风险的产业,长此以往也不会有什么变革的动力,整个产业链能不动就不动,除非真的出了什么问题。长此以往,形成了利益集团,潜规则自然也不用说了,连灰色地带也都是要保持稳定的。

只是感叹,这些信息,消费者有权知道。

我们需要摄入营养全面、未被阉割的食物。

今天好像一整天都没有蝉叫,气温确实不高,要是再有点风就好啦!

今天还煮了酸梅汤,刷养生壶时试了一口里面的龙眼肉,发现龙眼煮后膨胀,会吸收掉好多酸味,下次得少放点。

今天纯想深入讲supabase,数据库也都已经完成AI改造了啊,太强了。


CHANGELOG

  • 20250817 Arlmy 创建、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