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蜀记 92 放肆的昏睡
(入蜀记在公众号“折腾人生”也有发布,欢迎关注)
20250824
睡得很好,早上起来补日记,Lili起来后,一起出门买菜。楼下滴水观音又开出了鲜红色的邪恶果实。街角的灌木被一种寄生的黄色藤曼盖住了顶,远看像极了特朗普。
早饭直接吃了附近新开的一家贵州粉店,牛肉粉,牛肉只有四五片,不值多出来的五块钱,汤底加了太多味精,吃得嘴里发干,Lili吃的馄饨还好些,以后不吃这家了。不过牛肉粉里加了一种叫卷章的肉卷片,蛮好吃的,很像温州的鱼饼,很鲜美,用的蘸料很像东北的干料,辣度都很接近,泡菜是四川的泡菜萝卜,味型可算是非常综合了……融合菜hh
吃饱了去买菜,胡萝卜和西葫芦各一根3元,路边菜摊买的一把空心菜苗(孃孃叫它空心颠颠)2元,摊上摆的自家种的苹果4个6元,3元一斤的马牙枣和脆红李一共买了3.5元的,生菜一棵和韭菜苗一把6元,看到现拌的咸菜买了折耳根和榨菜的共8元,橘子也有卖了,我俩都很期待耙耙柑快点来!
想吃烤鸭,路过一家李妹烤鸭,看起来也是老式成都烤鸭,送卤水的那种,上前买了不到半只,称完说41块,心下感觉还挺贵的,然后问我要冒好还是回家煮,吃不吃辣,看前面的都买了六七十块的,都是直接买的半只,然后给了特别大的一兜拿走,看孃孃用袋子装了切好的鸭肉,往里放了葱花、调味料、辣椒,又放了一袋卤水,然后旁边的孃孃又问有什么配菜是不吃的,才知道还包含配菜!装在一起也是特别大的一兜,拎着得有六七斤,孃孃起初以为我俩是游客,问了两遍要不要冒好,我说不是游客,就告诉我回家煮开,放进去煮两三分钟就好了。我俩一致觉得能这么大的量吃两顿,41块真的超值,就是拎回家有点费力哈哈。
回程已经有点出太阳,有点热,走过省医院,Lili说前几天还出了事,给一个没病的人开了治绝症的药,吃了一周,我之前也刷到过省医院的评价很差,最直观的例子就是莹哥从来不来省医院拜访哈哈哈。这里是大官贵人们看病的地方,知名医生都得用官职来请的,啧啧啧。
下午煮了烤鸭,满满的一锅,直接端锅吃的,像在老家吃涮锅子。相当满意!
顺理成章地吃多了,导致晕碳昏睡,一下午睡了好几次……
不过今天的风太舒服了!家里的窗全都打开,有风拂过,天呐,太安逸了!一个放任自己任意昏睡的周日,值得纪念。
晚上继续吃烤鸭,中午吃的糙米饭,晚上做了红薯和山药,吃得满足,这卤水油水很少,基本可以理解是为过滤好的卤汁,盐分不高,味道清淡,实在是好。相当适合解馋。
傍晚研究了会儿如何做到十倍级改进的主题,又进一步理解了老巴的选股逻辑,Gemini给的总结是:“十倍级改进→抢占“首位”→首位效应积累形成正反馈循环→持续的规模化积累(网络效应)→“很难绕过”的市场地位(坚实的护城河)→稳定高增长的基本面→股价的长期趋势与低回撤”。
结合面基里面聊到的趋势投资,“要实现长期复利,必须严格控制最大回撤”,当下就捋了一遍持仓的基金,把高回撤的全部操作卖掉了(还好目前都有盈利)。结合上一条,想明白了,低回撤是结果,前提也是有足够的优势和稳定的管理,居于首位效应,由于规模化带来了定价权和成本优势。
要“清楚分析谁能够带来复利”,正是投资的很基本的一条原则,低回撤则是积累复利的首要条件。这样的趋势与时间的关系不大,能化解波动对决策的影响,重点在于是否深入理解了公司和业务,清楚梳理了投资逻辑。
两个逻辑构成杠铃策略:关注的新的赛道的首位效应出现,因为更容易出现十倍级改进,要积极研究和下注,20%仓位;同时长期持有旧的赛道的领先者,80%仓位,定期保持对异动的关注,不必很频繁,因为牢固的首位效应不容易被打破,除非有颠覆性的变量出现,因此容错率高,有足够的时间修正错误。
行业发展初期还未出现首位者时,可以以ETF的方式保持关注,分化出现时,再投入精力研究找出首位者即可。投资逻辑是不断建设的,也根本不必担心错过。
对于一些趋势我还是比较敏感的,但一直都没有建设一套合理参与的方式,这是最大的问题。
Lili刷到说大理和玉溪已经很多四川和重庆人定居了,他们真的很洒脱,不宜居了立刻就有行动……好像只是饮食口味的原因不喜欢迁移到沿海和北方而已,首选云贵,以后可说不准。比如东北的冬天可不要太爽哈哈!
升级下工具箱,挑了半天终于买了个不锈钢大号的。
傍晚给老爸打电话,也说今年三伏热得夸张,处暑过了又没有明显凉快,天气确实很反常,反而四川这边是凉快下来了欸。老爸对温度的感知和养生的处理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,应该录几期播客哈哈。还交流了下最近股票的情况,感叹老爸确实是老股民了,聊起来云淡风轻……应该多请教一些基本操作,希望天凉快下来能接他们过来住一阵。
拉宏的后续。把爸妈也拉来了,还让爸爸假装服务员,在包房服务一家子人,拉宏一直使唤老爸给奶奶服务,想的是一直到奶奶认出来再结束,结果全桌的人都没认出来,只觉得服务员长得像。我还以为是奶奶不敢认,后来发现是大家都没往那边想,心下以为不太可能这么快就赶回来,一家人太久没聚齐,都心生想念,在说话中就都哭起来,无一例外地抹了眼泪,血缘关系真的深入骨髓,后来看到作为拉宏的父亲是家里老大,11岁就离家了,远赴广东(以前都不知道拉宏的爸爸是东北人,拉宏这么奔放也算找到原因了),四十多年总共也没回来几次,想想也觉得共情难过。想来我爸还不算走得远的,幸运了。
看到有人讨论为什么川渝有耙耳朵,有一条感觉挺对的,以前很多槽帮,男人在外都要言听计从,回家懒得再起争执,女人料理全部家事,顾家也很自然可以作为一种托词,作为安全的港湾,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和睦的结构,自然而然地家和万事兴。其实跟东北有点像,只是东北早早就都是双职工家庭,家里的事必须两个人配合着来,家庭和睦也是必然。平等,是两性关系亲密关系的基石。
还有人说四川自古是蛮荒之地,看着非常刺眼,益州也曾是礼仪之邦啊。唉,过去的都过去了,不如建设当下。
天色暗了后风更舒服了,晚上已经可以开窗睡觉了,太舒服了!!!跟六月初的感觉几乎是一样的,可太巴适了!
CHANGELOG
- 20250828 Arlmy 创建
- 20250830 Arlmy 发布
本文标题:入蜀记 92 放肆的昏睡
文章作者:arlmy
发布时间:2025-08-30
最后更新:2025-08-30
原始链接:https://z.arlmy.me/posts/BBBPandINSW/INSW/INSW_92/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