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须下注于新事情/注定事情的发生,不断加码资金在一个生态里长期周转

比如女性的联盟,在下游形成自己可控的联盟,并掌握全部的控制权(女性总是处于不利、边缘的地位,需要将权力收归)。

“系统是为了帮助自己看清楚 不是目的” “我对抗是为了维护我的不对抗” (鸽子)

语出《象山先生全集》卷三十四《语录》:“学苟知本,六经皆我注脚”,又“或问先生何不著书;对日‘六经注我,我注六经”’。认为学问的根本在于发明本心,不是沉溺于章句之学,“若能涵养此心,便是圣贤,读书须当理会他,所以立言之意,血脉不明,沉溺章句何益”(《象山先生全集·语录》)。

那个最模糊的、最底层的逻辑,就是道、玄、禅一类的概念。只是意识到,慢慢做些事情,就能通不少事了吧。年龄越大也越感知到这些底层概念的重要性,因为总是有摸不透、站不稳的感觉。

道生一,是最大的价值。

三生万物,是多样性的爆炸。

而最难的,是反过来想清楚道是什么。见众生,见天地,见自己。敬畏生命,回归内心。在借鉴和继承的人总是多的,在回溯源头、重新思考的人总是少的。

总之,人们还是在借鉴和继承(对时间的线性路径依赖),很少有去到源头去重新思考的(抛却繁杂,减熵)

全都想的很清楚理性精神 or 凭初心一直走不问对错西东不计较得失。这是一种人生选择。

“人”和“人造”,生命的熵可控,造物的熵不可控。(Gemini:人类作为“可控熵”的生命,却创造出“不可控熵”的造物。这既体现了人类改变世界、创造秩序的伟大能力,也揭示了这种创造的局限性——我们似乎无法将“生命”这种能主动对抗熵的火花,真正地赋予我们的造物。)

主流无趣,喜欢遇到从人,从个体出发的真实探索,真诚表达,无视规则和话语体系,极度忠于自我,本能体验

  • 这里内含两个方向(阴阳、知行合一同理):从自身出发和回到自身。从自身出发是减熵的发愿,一种意识和仪式;回到自身是减熵的实践,生命的实践,生命的共通和相容,地球公民,万物一体,利他、利他、利他。

CHANGELOG

  • 20250627 Arlmy 创建、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