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工见闻之五
Comment微博有位叫霜叶的,每天整理全球范围疫情进展,简体中文世界极少有跟踪全球多国疫情的信息(与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正好相反),实在是可惜的事情。这本应成为国人学习和理解世界格局、体制的极佳窗口期,只看被喂到眼前的信息,没有任何价值。
当禁闭开始,人身不自由,信息被层层封闭、封锁,被范围不断缩小的信息圈养起来,最后的事实,是多地医护支援武汉,于是知晓那种严重性,然后就只剩下数字,再看不到任何实情。财新、三联每出一篇文章,便在网络上掀起一次高潮。本就有限的批评,被层层困住,出不了圈,出了圈的,或难以被证实,或被定为谣言。媒体噤声,只余煽情的功能,与自媒体无异。
禁闭环境下的个体叙述,价值甚微。
而当世界沦陷,国内渐次复工,这些经过筛选的、刺激情绪的消息持续占据着视线,游戏开始热卖,觉得疫情开始与己无关,疫情日记纷纷完结,大家找回了各自消磨精力的办法,渐渐开始企盼好转,翘首胜利的一天。危险之真相,究竟如何,其实半点儿也未被告知。
讲法考的老师火了,看到这种似曾相识的“上热搜”感,就会莫名警觉。
除了武汉、家人和友人,最能牵动我心的一群人,可能在意大利。然而他们没有具体的形象,残留下的感觉还是几年前旅行时留下的,亲眼目睹和体味到的一种,有风格、有特性的群体感,他们都是意大利的老人,骚气的爷爷们,和热情的南方奶奶们。疫情中老人成为最危险的人群,几千个他们离去,想到这种群体的感觉在一块块缺失,就会觉得难过。
公司展示柜的变压器坏掉了,联系客服,说外地归来的维修师傅,还在居家隔离,十天后才能出来工作,上门服务。
Instagram 和豆瓣上,有人醒觉自己应该再多拍些照片,留下这段时间的一些记忆,却发现很多情境已经消失了。
国外回国在天津隔离的朋友,在隔离的酒店过了生日,工作人员陪伴,还有礼物,蜡烛和蛋糕也都没落下。然而隔离酒店的自付费用,还是渐渐被大家认定为一项黑色产业,动辄五六千的隔离费用,没有任何可协商的余地,很多人因不愿承担而无法返京。
北京实际上监管得格外严格,全国各地解封、复工,北京一直还在拖延时间。健康码虽然有效,但也还是有漏洞,只要出城全程不开手机就行,除非健康码的评价体系内,有高速通行时的人脸识别认证。所有返回北京的人,都要强制隔离十四天,于是离京出差和商务洽谈,除非紧急和必要,目前都不可能。
多个十字路口出现聚德华天的外卖早餐点,都是已装盒的成品,装袋即可提走。
疫情初期对于勇气的呼唤,现在已不再见人提及。一种常态正慢慢形成,国际的局势,再过几个月也会见分晓,如同身处暴风眼,大风将起,当下不过片刻的宁静。没有所谓胜利、结束、恢复、安然度过,不会完结的现实,终会被接受。
开始看到“疫情利好”一类的字眼出现在投资和行业分析报告上。
CHANGELOG
- 20200405 Arlmy 创建
- 20200407 Arlmy 修改
- 20200410 Arlmy 修改、发布
本文标题:复工见闻之五
文章作者:arlmy
发布时间:2020-04-07
最后更新:2020-04-10
原始链接:http://z.arlmy.me/posts/ZArlmyMe/COVID-19/COVID-19_20200407/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