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FE

  • 2025年5月搬家至成都,开启新的人生篇章:好好生活,见INSW
  • 目前从事私募股权投资,主要投资早中期的科技型企业
  • 生命(及其生活方式)是一种策略,世界是一场巨大的实验游戏
  • 生活的节奏终于慢下来,耐心等待新的关系生长出来
  • 很关心食物,尤其是精制主粮、农药和食品添加剂的问题
  • 我们已经站在了贫瘠的土壤上,再不重新审视生活,就会彻底失去它
  • 可以用一些工具来记录这种生发,一些实践的记录(似乎Obsidian比较适合),不用想太多,只是记录就可以
  • 想做一些更自由的页面,看月曜,那个喜欢手工做内脏的孩子
  • 没有想要的学校,就自己造一个出来,教育也要打破窠臼
  • 发现循环的时间观/复利,构建自己伯克希尔
  • 发现首位效应的价值和思想史的关联
  • 要找自己的游乐场,锻炼自己的旨趣,寻念想中的人心与美
  • 世界本没那么复杂,所有的问题都有成本更低的解,以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
  • 世界是波的!美、爱、善、仁等等美好,都是对各种复杂的极值体验,人的发展需要下一个极值,下一个极值,应该回归到我们的本心了,人类需要模拟,需要波,需要感动,需要生情!
  • 世界是模拟的、连续的、平滑的、细腻的
  • 不应忽视(身体的)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有且仅有:环境
  • 大量的沟通和对话,成为一种必须(打破信息茧房)
  • 我们并不知道普通人生怎么过 by 张春
  • 找到正确的,持续做,不对的,避免做。积累正反馈的方法。笔记、决策的缘由
  • 多数经验在强调的都是一样的事情:正反馈导致的正循环
  • 自己的纲领,不断完善迭代的一个文档
  • 快与慢,积分形式地存在着,没有单纯的快慢、黑白,没有独自存在的概念,没有暂停,除非主动立定(这也人类拥有的自由:可以不做)
  • 找到我的analog self,我的隐喻!
  • 信息要在脑子里,在人身上,不在模型里,在心里和记忆中
  • 世界,就是那些东西,是玄的,是无法触碰和感知的
  • toward DEATH:要富足,要痛快,要有爱,要主动
  • 只需要1000位与我相近的人,只需要10位与我志同道合的人
  • 个人的一手故事,不应被其他因素影响和替代(只能由自己书写)
  • 做实业与纯线上业务,完!全!不!一!样!
  • 与人合作的标准:跟他合作,一想到要见到他,就会小鸟一样开心地去见他,我需要这种状态

Thinking

  • 20251110
    • 不要忘记,我是为了生活而来,为了自我文化而来
    • 对于自我的定位,就是这般,做那不可触碰的,或一触碰就破灭、消失了的,可以是过程,可以是朝向,可以是流动,可以是赴死,可以是联系,但绝不显见,无法确切定义,多变而从不定性
    • 走出自己的舒适区,打破幸福的假象:关注残疾人、慢性疾病、高发病的话题或标签,他们从不避讳自己的问题
    • 非碳基、非石油基材料将是未来(真的会有美丽新世界,即硅世界,碳世界若再不行动,便会自行烂掉,因为硅世界将不依赖碳世界)
    • 重点是出走过、打拼过,眼界不在眼睛里,在身体内,是行为模式和决策倾向
    • AI和信息技术在偷走你的决策权
    • 人类不是这么生活的
    • ANALOG RULE: Live like human, and know yourself.
    • 个人的一手故事,不应被其他因素影响和替代(只能由自己书写)
    • 偶尔确实也需要目标,交流沟通、组织信息、分工与合作(前提还是建设自己的附近),以分配时间和精力,同时,重点是练习善用自己的天赋
    • 做实事,形成价值,不搞虚的(做实业与纯线上,完!全!不!一!样!),成为需求和问题的通路,流动之所在,钱只是附带,伯克希尔控股的公司的共性(不是持仓)
    • 与人合作的标准:跟他合作,一想到要见到他,就会小鸟一样开心地去见他,我需要这种状态
  • 20251025
    • 不是人口减少,世界就不再增大了,人的寿命延长了呀,所以核心可能是时间的增量,有时间就有行动,有流动,有潜在的计算
    • 低成本的富集,大规模的创新(哪怕只是一种尝试),是相辅相成的
    • 内行人使用的方法,不一定是符合远期需求的,还是要回归内心的标准
    • 想清楚你想要回答的问题,或被你验证过的、可能有效的方法,多教学和交流
    • 被生活震撼,比被感官震撼,深得多
    • 行政杂事流程化(免于再次思考);即时回复模板化(方便调用);杂乱琐事目标化(可以变成整块,而且有结果交付)
    • 锁定生态,而不是锁定生产
      • 生产是线性的、可预测的、熵增,追求效率,它必然导向中心化控制和最终的系统僵化与崩溃
      • 生态是非线性的、涌现的、负熵,追求韧性、适应性和无限可能性
    • 快与慢,积分形式地存在着,没有单纯的快慢、黑白,没有独自存在的概念,没有暂停,除非主动立定(这也人类拥有的自由:可以不做)
    • 找到我的analog self,我的隐喻!
    • 不要让老登碰自己的作品
    • 信息要在脑子里,在人身上,不在模型里,在心里和记忆中
    • “我把自己看成一个工具的制造者” by wolfram,变成那根指向月亮的手指,是“工具”最好的归宿
    • 世界,就是那些东西,是玄的,是无法触碰和感知的
    • 如若我把建立连接,定义为自我的价值,那么如何让人们因我而相识?
    • 聚焦和内化,探寻自我,修正错误,补漏
  • 20251013
    • 人的感官是积分的、连续的、平滑的、细腻的,瞬时理解的,多通道同时摄入的
    • 世界越来越需要真实的、面对面的沟通,算法的路(数字的判断)走进了死胡同
    • 巴菲特的持仓,也需要先有对未来的判断(现有框架和减法规则),然后增减、放大
    • 陪伴经济。悦己经济。以赠促销。兴趣小组(垂直或线下)。大量的沟通和对话。
    • 千岁对话启发非常大!
      • 理解了AI模型里的信息,只是无数的向量,所以,真的蕴藏了非常多的可能性
      • 跳出固有思维,反聚焦,反专注,完全开放世界的重新复现
    • “不与巨木争夺阳光,而在林下做一株静默的兰草,这本身就是一种古老的智慧”
      • “慢”的智慧,“长周期”的智慧
      • 要人到中年才能瞥见一些
      • 我们并不知道普通人生怎么过
    • 形式和结构(内部的),终点是共生(外部的、整体的),仅仅依靠简单的结构,相互连接、羁绊,就能构成复杂系统,可以各自安好、互不干涉
    • 共生,是最好的终点,自己要完善自己的高效团队
      • 确定自己想做的,有优势的,有正循环、正反馈的,避免不擅长的、负反馈的
      • 梳理和书写自己的价值观,形成自己的做和不做,确立自己的优势和生态位,不动如山
      • 自己的,努力做,放大;其他的,去合作,去赋能,分离、拒绝,坚决减少
      • 自己的故事,自己的第一印象

归档

Projects

归档见“WISH”


CHANGLOG

  • 20250515 Arlmy 创建、发布
  • 20250530 Arlmy 更新
  • 20250609 Arlmy 更新
  • 20250620 Arlmy 更新
  • 20250627 Arlmy 更新
  • 20250727 Arlmy 更新
  • 20250908 Arlmy 更新
  • 20251001 Arlmy 更新
  • 20251013 Arlmy 更新
  • 20251025 Arlmy 更新
  • 20251110 Arlmy 更新

关于“NOW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