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兰迪波许的最后一课》观后
Comment在离线大会上,关雅荻提起了《兰迪波许的最后一课》,提到那个词“童年梦想”,大会上的16位嘉宾中有2位(关雅荻和梁其伟)都提到了这个词,并用他们的行动践行着“童年梦想”,并逐一实现。
前几天我复习了这个名为《兰迪波许的最后一课》的视频,我曾在2013年看过,但只简单地留下了“勇敢去过彪悍的人生,追逐梦想”这样的短评,这个视频远不止“追逐梦想”这么简单。
下面是我这次看的小结。
一、一种学习观
Randy总结了自己的诸多梦想,其中一个经过了努力但最终没有实现:“成为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运动员”,他这样总结道:“我没能达成这个梦想,但反而获得了更多”。
从微观的角度(日常视角)看,每天一视同仁的高强度训练,没有正式比赛时也在不断地进行练习,“运动”自此写入了血液,影响了兰迪的一生,即便身患癌症也没有停止运动,没人能看得出来他已时日无多。
从宏观的角度(全局视角)看,这次的“失败”是他一生难得的经历,热爱运动、拥有激情是他从这次失败中获得的经验,这经验是“失败”带给他的,是为了达成“梦想”而产生的副产品。这一点最终演变成了他的教学思想:教导一个人最好的方式,就是让他以为自己在学另外一件事。
学习新鲜事物的时候,总是需要越过一道道门槛,兰迪把这门槛理解为“让我们有机会展现自己有多想达成目标”
二、分享
“我自小就被教导要分享”,“让他们知道给别人带来快乐与期待的感觉”,这其实就是点燃自身激情的方法:给他人以期待。
Randy在每个学期“虚拟世界”的课程结束的时候,都会安排一次汇报演出,让各个小组分享自己的项目成果。第一次演出,他就被学生们的作品惊呆了,他最终不作任何评价,因为“你显然不知道标准应该在哪里,你定下的任何的标准都是帮他们的倒忙”
这样的演出,持续了十年,最终成为学校里吸引众人眼球的盛会,甚至会有观众为此熬夜排队。
三、传承
Randy说:“当你拥有极为珍贵的东西达十年之久时,将它转交给别人是世上最困难的事情。我唯一能给你的忠告就是:找个比你更好的人传承给他”
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难题,事情总在变化之中,当你老去、或无法再对某件事情负责的时候,你必须要找到那个人,他可以让这件事再次发出耀眼的光芒。
四、接收反馈
Randy设置的课程里,50个学生每两周都要重新组成小组,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、实施和测试。每次重组,Randy都会要求学生给组内的成员打分、撰写反馈意见,在学期结束时,兰迪会做出一张表格呈现出来,谁最容易相处,谁最难以合作,一目了然。
任何人都有可能因为想掩盖自己的缺失而无视他人的评价。只有少数人能说:“天哪,你是对的!”人与人的不同正在于此。
如果每个学期,老师都提供一张这样的表格给你,你的人生一定大不同。如果老师不做,你自己是否也该试试呢?
五、另一种表达方式
Randy的好奇心让我着迷,你可能也曾从别人的话语中发现自己的缺陷,但Randy显然在这方面更为敏感。他从别人的语气里,发现“存在一种更好的表达方法”。
比如他的一位老师曾跟他说,“Randy,真可惜,人们认为你桀骜不驯,这将会限制你未来能够成就的尺度”,另一种更通俗的说法可能是“你再这样犯傻,你什么事儿也干不成”,哪一种更容易被听者接受呢?这是生活中最常使用到的“换位思考”能力。
六、Project的意义
在压力下,人更容易创造,压力可以来自自身,也可以来自他人。
Project 的意义,在于形成一种潜在的力量迫使你做事情,目的是在约定的时间完成目标(不要求完善或完美)。而在过程中,人只需努力地去做成,没人限制你的方法,但你总会得到些什么。
这就是依据第一点的“学习观”,Randy设计出的教学方法。你只需做到竭尽全力去抵达目标,其他方面没有任何人会限制你。就像你今晚要与朋友聚餐,你只需知道时间和地点,怎么去是你自己的事情,坐公交还是挤地铁,散步前往还是叫辆车,根本没人会在意,大家都知道你会想出办法。
七、定义“LUCK”
“准备”与“机会”的交汇点,就是“LUCK”。
准备,来自努力工作,来自拥有的技能和经验,来自自己的“机密”。机会,来自认可他人,来自他人的回馈,来自自己的不断尝试。
CHANGELOG
170310 Arlmy 搬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