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完《好思想,坏思想》,我想说的却是:好故事不等于好思想。
昨天从推上读来一句话:「你所喜闻乐见的,都是筹码」 ,用于评论最近国家乒乓球队掀起的舆论风波,但这其实就是商业逻辑的极简概括。
为什么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很在意流量?为什么电视剧都要在微博上营销?为什么街边的「最后一天大甩卖」总是有效?为什么能拍出好看照片的景点最受欢迎?
改写一下就是:「能霸占时间,吸引注意力的,都是生意」。

那么,招人公司如何吸引你的注意力呢?
是这些?福利、环境、团队旅行、加班甜点…… 还是这些?团队组成、创始人、投资人背景、主打产品……
公司的知名度重要吗?公司的校招宣传片重要吗?HR 们在宣讲会上讲的故事,重要吗?
未来与你共事的同事,知道 MVP 模型吗?产品的日均 UV、PV 是多少?公司的工程师用什么编程语言开发产品?公司主打产品的百度指数如何,微信指数如何?
信息时代,很多背景信息都可以网络获得,这会不会是一家有前景的公司,这家公司是不是特立独行,这家公司吸引了哪些一流人才(你将与哪些牛人一起共事),都可以作为投递简历的标准。

这个时候,你的哪种技能最重要呢?
你的品味。
你的品味来自哪里?
来自你一直在花时间做的事情,来自你通过实践得到的积累,来自你只身跨过的阶梯翻过的高山,来自你的思考和总结,甚至,来自你不肯放弃的偏见。
说到底,品味来自于你的执行。最终,品味让你作出有效的判断。

品味让你知道,团队里哪个人在说大话,哪个人在瞎表现,哪个人是团队里真正的牛人,应该花大量的时间与他相处。
品味让你知道,哪些方法没有人尝试过,哪些领域值得尝试,用你自己的努力,以自己丰富的经验作出判断,为团队贡献价值。

阳老分享了一些他喜欢的智者,我喜欢的有哪些人呢。也顺便记录一下吧。
商业领袖芒格,电影咖赫尔佐格,文艺片大王贾木许,日影的一股清流冲田修一,艺术界劳模邱志杰,策展人欧宁,书法尊邓石如,文学尊鲁迅和木心,漫画尊富坚义博和蔡志忠,书画音三通丰子恺,诗人海子穆旦和帕斯,发现创新算法的阿奇舒勒……
要么天真,要么怪咖气质十足,核心无一例外都是反叛。循着他们的路,总是发现新的风景。

为什么反叛重要。
因为思想是分层级的,不同层级的术语、模式、规律都不同。反叛常常能让你穿透表象,看到新的层级。人的思考方式难以突破线性,你会发现即使自己再厌恶,也常常难以跳出一个圈圈。这时你需要一个异类来帮你打开新世界。
因此,请珍重那枚异类。

阳老在文中提到“训练品味的秘诀”,是信息、信任和价值的平衡。我也很赞同,但是觉得这个标准有点高,很多新手必须做的,还有大量的收集和积累,并加入相关的圈子,参与讨论。
数量是一个最基本的参考指标,你看过多少书写过多少笔记?你练字写掉多少张宣纸?你分析了多少竞品的产品模型?你收集了多少设计素材和字体?
在此之后,你才渐渐明白:哪些作者真的有料,如何鉴赏书法作品,哪款产品模型设计精妙值得借鉴,哪些字体真的好用百试不爽。
再然后,你会懂得:如何通过读书快速了解一门学科,哪些书法家称得上独树一帜,如何为新的商业模型设计产品,如何将字体用出灵魂。
于是你明白了,什么是好思想,什么是坏思想,怎样找出领域内的大师,学习他们最前沿的思想,取得最有效的进步。

当然,上面说的,也都是有点儿理想化的状态。
毕业了,不被虐待一下,很难搞懂学校与社会两种模式的不同,不妨就奔着困难去,奔着苦恼去,才有可能突破舒适区,会有一点儿难,但越早突破对成长越有好处。


CHANGLOG

  • 170624 Arlmy 创建
  • 170625 Arlmy 完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