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了一大堆醒来就忘却了的梦,混乱,复杂,共同点是情景都在国外,自己都是失语者的身份。不过也或许是梦里被其他的声音牵走了注意力。天可能亮了,屋顶有微光,但整体仍是漆黑,视觉渐渐适应过来,发现并非是来自窗户的光线,是洗手间漏出的光,在房顶忽明忽暗,倒也映和着脑中的恍惚感。有声音来自窗外的天井,是鸽子的咕叫声,它可能来自昨晚来时迷了路的小广场。听声音感觉这只鸽子格外肥胖。

记得三点多的时候上了一次厕所,也是晕晕的,厕所里有常亮的小灯,与梦里的恍惚味道有点相像。时差似乎倒得很快,只是肚子还不太适应。

早餐是两个面包,翻出黄油、奶酪和果汁,用摩卡壶煮了咖啡,嗯,还是国外的黄油味道好些。果汁和厨房的调料,多数来自 Dia,是我熟悉的牌子,多年后在异乡见到竟仍然觉得亲切。记得刚到北京时住处楼下就有一家(名为迪亚天天),解决偶尔需要的早晚饭和水果,原因是真的便宜,后来它退出中国还曾一度惋惜,但一想到自己从来只是买促销和临期商品,又觉得可以理解。

垃圾箱里有一大袋子的面包尸体,标着零点几欧的价格。喜欢这个厨房的配置,足够宽敞的操作台,餐具齐全,水槽和晾干架用起来都很舒服,于是都一一拍下照片来。

拉开窗帘,这是一个潮湿的天井,墙角都已潮得蔓出灰黑色,像极了记忆中的绍兴。

早起出门,拜访附近的菜市场。街上空空的,我俩调侃,好像除了年轻人以外什么都有。这会儿是老人们占领街头的时候。忽略了街边的小店,直奔目标。地上到处是空酒瓶子和塑料杯子,几个年轻人提着香蕉和果汁迎面走过,眯着惺忪的眼,完全隐去了昨晚的叫嚣和吵闹。

一群胖鸽子跟在一只海鸥身后,在地上挑挑拣拣。

TimeOut,就是那个吃喝玩乐的媒体,这个菜市场就是 TimeOut 的,名为 TimeOut Market Lisboa,始于 2014。这会儿除了菜市场和几家花店,都还没开始营业,空荡的美食城大厅,也与照片里人声鼎沸的印象形成鲜明反差。

菜市场也有点萧条,零星摆着新鲜蔬菜和水果。但也有可能主顾们早已来扫荡过一番了,毕竟已经是早上九点多。干货店里有大块的鳕鱼干,据说是本地人的最爱。买了几个桔子和一些新鲜草莓,作为这两天的维生素摄入。多种颜色的土豆和胡萝卜,摆放得不如意大利市场那么讲究,但也不失其规整。很标准化的商品,贴上价签就可以卖了。多数摊主都是上了年纪的大妈。买了草莓,掏出 50 欧大票,大妈于是去换零钱,换回来时遇上路过的主顾,就随性地聊起来,好一会儿才转回来找钱。南欧人民一贯溜号/走神技能一流。

市场里面也满是胖鸽子,自助觅食。

水果送回住处(步行 3 分钟,实在太近了),出发去跳蚤市场,整个行程中只有今天能碰上它开市。等公交,等了好久(40 分钟!),就那样跟一群人站在一起,晒着太阳,看着袖珍的小扫地车随意、胡乱地开来开去,也看不懂是在清扫啥,半个多钟头后才上了公交车。窗外阳光依然很好,完全没有要下雨的迹象,只开了三站地,坐了两分钟都不到,远远地还望见了尖石宫,地图上明明是在下城区的东侧呀…… 这么近,主城区原来这么小……

下车的地方是火车东站(Santa Apolónia),还看到有军事博物馆,然后就一路爬上了 Alfama 的山头,路过国家先贤祠,嫌门票太贵没进。先贤祠转过来,就到了 Santa Clara,跳蚤市场的所在。没走多远就下手了一张 Fado 的 CD,一张 Carlos do Carmo 的精选辑,纪录片里邂逅的葡萄牙 Fado 老巨巨,似乎所有 Fado 店铺,放的都是 Amalia 的歌,像一个流行符号。

旧物总是最好的存在。

即便是坏掉的钟,快散架的画框,死掉的干花,即使修不好,只能作惹眼的摆设,也总在昭示着一种合理。存在,就是毋庸置疑的合理,不必去迎合一众人的单一意念,转手全凭缘分。

分不清是中式还是西式花纹的旧瓷砖(并无二致)多数都损了角,各式黄铜厨具,瓷器,相框,花瓶,数不尽的餐具,德国和意大利产的玩具汽车和小火车,维修过的胶卷相机。旧书旧画旧照片旧地图,都是以认识的字母拼写出的单词,却统统不知其含义。而它们就这样存在着,与时间和平地相处,摊开,铺满了整个视野,无数种存在的可能。

2 欧买到了一个圆形相框,20 欧的现金阿姨找不开(这居然也是大票)。旁边的摊主们没那么热心肠,尴尬了好一会儿,才从一位游客那儿换来了零钱。

还买了一份旧杂志。

天转多云,有点阴凉。在 Alfama 的山头上乱转,山顶有城堡,排队的人太多,转头走掉。去朋友推荐的葡式家常菜馆吃饭,居然有中文菜谱,鳕鱼,虾蛋饼,牛排,以为饼只是饼,不料竟是一份主食…… 有很多人等位,于是就在众目睽睽之下,吃了三份主食和一碗蔬菜汤,主食都配了近半盘的炸土豆片,碳水爆炸,伴着突然冒出的大太阳,几乎是眯着眼吃完的。

去贝伦区。

下行不远就到车站,电车,有座位,被开始西斜的太阳关照了半个钟头。

热若尼姆修道院(Mosteiro dos Jerónimos)。门口排队的人不多。起初似乎忘记了为啥要来参观,买了票进门,就想起来这个回廊了。阳光正好,洒满阳光的角落里有人正惬意地晒着太阳。算是哥特式建筑吗?还是不能确定,跟在罗马看教堂时比,完全没有长进。

每个建筑群似乎都有自己的专属符号,热若尼姆修道院的纹章没太看懂,几个哥特字母层叠在一起,难以辨析。

这座是葡萄牙几座著名修道院中建设最晚的,于是很多处理也较为成熟。花纹,尖顶,角兽,应该都是比较成熟的制式了(我猜)。满眼的动物和植物的花纹和纹章,多数花纹取材自自然元素,具体的意涵就不知道了,恐怕要再专门查学。层叠的骨架、绳索(绳索串联了一层的每一个房间,到二层就消失了),拱券的交叉节点上都有漂亮的纹章。

光线斜着打下来,回廊内侧曲线的栏杆在回廊里投出曼妙的影子。

我更好奇的可能是修道院的日常生活,有怎样的形式,有怎样的功课。

飞机不停从贝伦区上空飞过,与昨晚飞临里斯本的路线一样,到海上再掉头回机场。频频出现的飞机,留下飞过的线索。

建筑与哥特式的关系不敢确定,能看到一些飞扶臂和骨架式的结构,记得是哥特式的标志,不过也都被反复的花纹改造过,或许已有了其他的名字,只能辨析出一些哥特式的味道。毕竟葡萄牙人也是西哥特人的后裔。于是就更好奇,为何哥特人喜欢这样的纹路。再加一些曲线,可能就变成巴洛克风格了,但这里还是透着一股严谨,更多是通过结构的分形来增加美感,用花纹填充,而不是一味地将平面变成曲面,变得缺乏秩序感。

花窗美得不真实,玫瑰形,但是若想拍下带走,手机几乎是无能为力的。

带着一点遗憾离开。步行到纪念碑,还蛮远的,因为又赶时间去贝伦塔,也就都没有细看,快步在河边走,海风带着味道拂过满身,舒服极了。天蓝得通透,爱晒太阳的老外们或坐在岸边,或坐下来找个小店享用一份点心,来消磨掉日落前的时光。

走得脚底都疼了才到了贝伦塔,距离截止最后进门的时间很近了,前面还有很多人排队。时间到了,二楼的窗口有人开窗告知不能再进人了,有人用葡语恳求网开一面,然而楼上的领导并不理会。

围着塔看了一圈就撤了,又暴走一顿去看艾舍尔的特展。路过至少四家意式餐厅,小港口里挺着很多游艇,还有到海上观日落的特色游,我们一步未停地走过售票处。

展览是艾舍尔基金会举办的。在门口就看到了大雁和鱼的变形图案。参观限流。大家都很耐心地排着队。没见到里面有中国游客。几乎所有人都带了纪念品出来。排进了大门居然还有一个折转,站着二几十个人。还要再排十五分钟的时候,有工作人员前来提醒,这会儿我正在本子上记一些今天的感受。

终于买票进场。

提供讲解器,英语。听单词猜意思。刚进门的时候有一个纪录片循环播放,是生平和一些作品的简要介绍。展览做得很细致,把每个阶段和所受的影响都作了梳理,思路清晰。讲解器分别提供孩子和成人的版本,孩子的版本是一男一女在对话,互动性强,孩子不用家长看管,自己就去探索了,还与小伙伴在喜欢的画前讨论个没完。不同展区间还有小游戏供参观者参与。

仔细看艾舍尔的真迹。版画雕得真是细致啊,每个细节都可以深入、反复地去看。艾舍尔中后期的创作将悖论感融入其中,但早年其实是没有的。起初逐渐加上的是基础的平面变形,后经西班牙建筑(Alhambra of Granada 和 Mezquita Cathedral de Cordoba)启发,加入了立体形式。后来再与科学主义结合,有了更强的悖论属性和超空间感。最终日趋成熟,自成一派。

私以为最能体现工作艰辛和刻苦的,是两幅内容、结构都类似的画,间隔时间不长,但晚些创作的一幅却比前一幅深入了很多个层级,细节显然融入了更多意味。他中晚期的作品,真的有无限玩味的空间。

突然被工作人员提醒,距离闭馆只剩 15 分钟的时候,我们还有两个展区没有看完,于是又加快脚步,结果发现后面并没有什么可看的了。这里多是作品与多媒体的结合或是现代应用/复制,但其实无甚可看,脱离了繁复的荒谬感,变成装饰性的符号,意涵尽失。不过话虽这么说,我们还是买了一幅画,心念着以后挂在家里,算是一种纪念。

返程经过修道院,到了贝伦蛋挞店,这个时候已无人排队,无压力地买了 5 个外卖,权当晚餐。味道果然很不错,是复合的而非单一,甜度的问题太多人预警过,反而不难承受。每个表面都有一块焦糊,芯很厚实,在嘴里散开时有一种特别的味觉享受。这样的蛋挞确实木有吃过,与在国内吃的,差别也极大。

乘坐 15E 电车回住处,在楼下的 Minipreço 买了果汁和水,还有一根腊肠。匆匆填了肚子,睡觉。


CHANGELOG

  • 180312 Arlmy 创建
  • 180618 Arlmy 整理发布